蟠龙河上梆子响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幸光霁 装修口碑 10

蟠龙河上梆子响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  蟠龙梆子有300多年历史,是源于鲁中地区的一个小众民间戏曲。为了保护好蟠龙梆子这一古老剧种,2002年,济南市钢城区下陈村文艺宣传队改名为蟠龙梆子剧团。在韩克的带领下,剧团把老戏曲拍成影视作品,在农村数字院线的放映量接近100万场,有的作品走出国门,获得国际大奖。地方小戏种走出了一条戏曲数字化、作品平民化、传播国际化的文化“两创”之路。

  韩克的这个剧团,演职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农民,因为共同爱好——蟠龙梆子聚到一起,只要剧团有演出,他们撂下手里的活计就来了。

蟠龙河上梆子响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-第1张图片-捷宸网络

  韩克介绍,到目前为止,蟠龙梆子剧团创作了27部“龙标”影视剧。“这都是我们自编自演的作品,这些国家电影局公映许可证,是对我们农民剧团的认可。剧团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农民,有拖拉机手、养牛户、兽医……平时下地干活,穿上戏服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蟠龙梆子演员。”韩克表示,像《二妮的山村梦》在爱奇艺平台首轮播放4600多万次,带来30多万元收益。

  中央提出“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”以来,钢城区加大力度扶持蟠龙梆子,探索通过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培基铸魂,鼓励剧团“走出去”与高校机构合作,“沉下去”挖掘培养草根人才,努力突围“出圈”,先后打造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、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,进入城市院线、农村院线、各大网站、海外平台,多次在国外入围电影节剧目,带出了齐鲁文化英才等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,也摸索出了戏曲数字化、作品平民化、传播国际化的新路子。

  “发展靠群众、群众靠发动、发动靠活动、活动靠文化。”钢城区辛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波表示,蟠龙梆子火起来之后,民风向好,脑袋富起来,口袋也富了起来。文化搭台产业唱戏,因为蟠龙梆子,下陈村有了“新戏台”。

  寄母山脚下的大沟村依山傍水。当地将“李逵寄母”的水浒文化故事与万亩海棠园生态资源结合,牵手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,利用特色的闲置农家院改造成民宿,配套咖啡屋、酒吧、餐厅等,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乡村。钢城区将蟠龙河周边下陈村、大沟村等15个村庄有机整合,突出特色,串点成线、扩片拓面,组团打造“花开辛庄”品牌。

  围绕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,钢城区以工业化理念、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,谋划实施涉农重点项目20余个,总投资30余亿元,实现“村村有产业、年年有增收”,突出现代种业、做大土特产文章、推动农文旅融合,向品牌化、规模化要效益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